牙體技師與牙醫師為夥伴關係,牙醫師從牙體技師所提供的假牙獲得高品質的服務,牙體技師與牙醫師們應建立深遠的夥伴關係,與醫生討論醫師與患者的需求,設計精良、製作精美、裝戴舒適的牙科裝置滿足患者的需求、提供精良的裝置製作是診所 / 醫院信賴、且賴以成功的重要夥伴。
醫療品質優良的牙醫診所,必然需要優秀的牙體技師,提供製作精密美觀的假牙,一如英特爾晶片之於PC / NB 即 “ intel inside”,牙體技師也可以建立品牌的延續價值;瓷牙辨識美學的思考,建立專業牙體技師的差異化,一個設計精良、製作完善的假牙是牙科治療非常重要的一環,又如現今整體植牙技術的發展,更需要具有充份牙體製作知識與技術的技師,讓牙體技術科系畢業的學生有了更好的發展。
從學校畢業陸續進入職場的牙體技術師,大多有了相當的基礎,也亟思改變,近年來牙體技術學會透過不同的活動及系列的學術研討會,希望牙體技師們除了努力工作,也思考,如何建立卓越的工作型態,不是花了多少時間做了多少事,而是用了什麼方法讓工作展現價值,善用人力資源,有效工作,對客戶、對同仁整合行銷;知識技術有効掌握,努力工作還不夠,如何借力使力,建立一個可以自行運轉的機制,系統化運作,創造收益,讓自己成為專業的技術工作者,讓工作更有價值,聰明的工作,而能有一些空閒享受輕鬆生活。
未來牙體技術師都經過完整之訓練,且通過國家之考試,其知能與技術皆達一定水準,成為一股不可擋的趨勢;結合專業知識服務,「牙體製造業服務化」觀念的展開轉型,除了在生產設備的投資,必須加入一些服務能量;創新的過程,知識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,如何運用完整的知識及資料將牙體技術、知識服務化,而改變牙體技術中心的營運模式將益顯重要。
牙體技術師法三讀通過,牙體技術人員正式納入醫療體系,將牙體技術師在其牙體技術業務範圍予以立法明確規範為從事”口腔外”牙醫醫療之牙冠、牙橋、嵌體、矯正裝置、義齒之製作、修理或加工業務確立牙技師業務之範圍,使台
灣口腔醫療進入制度化專業分工,經過相關學校、學會、衛生署及立法委員之共同推動法案得以通過,近來牙醫師大多肯定牙體技師的專業能力,製作更精緻假牙等牙科裝置,相較於以往牙醫師與牙技師現今已有許多共同參加的學術活動,在相關的課題上,提供相互交流討論的機會,增加彼此工作配合上更多的瞭解,是 許多牙 醫師及牙體技師的期望 。
衛生署正積極研擬「牙體技術師法施行細則」及「牙體技術師執業登記及繼續教育辦法」等相關配套法令,牙體技術師施行細則及相關辦法的訂定,影響產業生態,期望業界及學界需同心配合與相關單位協商訂定,切莫因不適切的法規,而折損長久以來建立的牙體製作產業;牙體技術中心未來除個別競爭外,也漸走向生態與環境的競爭,產業升級,瞭解產業的Know how,學習先進國家的先例,增加潛在商機,並整合同業、供應商,增加假牙群聚分工合作,以擁有靈活、且彈性的製造服務能力,有效整合完整產品給客戶,就會更有競爭力,如此可以是大型化也可以一至三人的精緻化經營。
專業分工,協同發展,口腔醫療中牙醫師第一線面對患者,補綴、膺復、根管、矯正、植牙……。牙醫師口腔醫療的專科化,醫師進入專業化分工,牙體技師提供更好的相關設計製作服務,增進假牙品質,有助於提升國人口腔醫療品質,未來台灣口腔醫療的發展將更值得期待。